點圖放大 |
|
簡介:
十一屆花蹤,樹立典範,肯定作者,提攜新秀。
十一屆花蹤,目的不是硬湊文學獎的熱鬧,而是追尋文學的生命與價值。
花蹤廿二載,季季花香,牽引馬華文學往更高的層次前進;歲歲盈倉,薈集馬華文學乃至世界華文文學的金顆玉粒。
《花踪文匯11》是一份禮物,願每個人在書裡閱讀到文學蘊含的豐盛與感動!
目錄:
- 世界華文文學獎——王文興
- 馬華文學大獎——黎紫書
- 馬華文學——報告文學、小說、散文、新詩
內文摘錄:
-
純真的心願
想想,我其實一直是個很單純的人。
花蹤成為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殿堂,並不是我當初設想這文學獎的目標;花蹤會獲得那麼多知名作家的愛護,也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回想當初,我其實只是單純覺得,在馬來西亞這塊文學瘠地上,或許辦個文學獎可以協助推動文學。
我沒有會生花的妙筆,只是很純粹地喜歡文學,希望可以做點什麼。僅此而已。
我沒有思前想後,沒有揣度其中的難度。我總相信:有發心,就沒有辦不了的事情。如果花太多時間思忖還沒發生的事,只會讓步履沉緩,甚至佇步不前,光陰徒蹉跎。
然而我是幸運的。
如果不是張曉卿社長的首肯與支持,花蹤的種子難以萌芽;如果不是當時的總編輯劉鑑銓全力配合與推動,花蹤的苞蕾無以綻放;如果不是海內外藝文界的朋友拔刀相助,縱使花開也難以成圃。
網絡的崛起,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,加速了生活的節奏與步伐,卻也衝擊了整個社會的生活形態。
對於文學的發展,我不免憂心。
現代人看書的時間普遍減少,有者甚至已放棄了書本閱讀的習慣。因此,星洲日報堅持在副刊《文藝春秋》和《星雲》刊載優質的文學作品,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在閱報的過程中仍可以接觸文學、受文學熏陶。
正當我憂心忡忡之際,這一屆的新秀參賽作品竟然大幅度提升。
在現今追求速度和物質主義的年代裡,馬來西亞仍有這麼多文學愛好者,而且是年輕人,讓我格外覺得難能可貴。
在這方面,我相信學校華文教師功不可沒。因為他們對文學擁有熱情,鼓舞、帶動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,感謝教師們對花蹤的支持。
以上這許許多多助緣,我只能恆常懷抱感恩的心。
一路走來,我其實就是那麼單純地,朝着我認為對的,以及有價值的方向前進。
關於以後,我不知道。但我會一如既往,走屬於自己的路。
近來很喜歡一句話:“不忘初心”。
想想,我其實應該感恩於自己的單純,否則或許我今日還會矗在原地。
蕭依釗
文學獎工委會主席
目前沒有更多圖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