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圖放大 |
|
簡介:
丁賢寫的理由:
政治就在生活裡頭。沒有其它東西,可以像政治般,長期的緊貼人群,牽引大家的思緒,牽動人們的情緒;題材源源不絕,信手拈來就能寫。
柏拉圖說:“因為聰明人都不從政,注定他們要被蠢人所領導。”把政治完全交給政治人物,絕對是危險的事;不想被愚弄下去,就得不斷的寫。
還有,希望改變,相信未來,就必須寫下去。
凱林拉斯蘭(Karim Raslan)讀的理由:
丁賢的才華不僅止於是個善論者,他涉獵的層面廣泛且多層面,除了引人入勝的國內政治課題,也延伸到國際地緣政治,乃至經濟課題。
他的作品通常帶尖銳的社會批判,筆端卻充滿諷刺和調侃,從中流露對社會的關懷和期望;每當發生讀者所關注的課題,他下筆時更展現了巨大的勇氣。
我吁請所有馬來西亞人來閱讀,進而思考我們國家的複雜一面和豐富的內涵。
目錄:
- 輯一‧集體無意識
- 輯二‧天下大不韙
- 輯三‧烏雲也有銀邊
內文摘錄:
-
異域的中文路牌 Exotic Chinese Road Signs
多年前,曾經在加拿大多倫多住了一段日子。
多倫多的舊城區,有好幾條街,有相當的華人人口,也有許多華人商店。
每一個路口,當然都有路牌,英文,還有──中文。
依稀記得,Richmond Road──烈治文路;Dundas Street──登打士街;Yonge Street──央街。
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Huntingwood Avenue,中文是“肯定活大街”,住這條街或可長命百歲;不知是哪位老廣的翻譯,生動又有好彩頭。
對一個馬來西亞來的華裔年輕人,初到貴境,看到這些路牌上的中文字,比看到尼加拉瓜大瀑布還要震驚。
西馬的所有城市,華人人口密集,中文應用廣泛,萬千條路,找不到一個中文字。
西方的一個城市,華人人口不多,中文應用有限;然而,政府主動豎立中文路牌。
大家可以想像,我當時受到的文化震撼是多麼大。
我猜想,多倫多市政府的用意,一來是讓不識英文的老人家、新移民和遊客,能夠看字識路,不會迷途。
二來是讓大家知道,這個地區帶有華人色彩,多倫多不但接納它,也引以為榮。
這些中文路牌存在已久,適時更新;從來沒有聽過有洋人說,這不符合加拿大國情,違反加國憲法。
異域的中文路牌,代表一種方便,也是一種尊重,更是一種認同。
這顯示多倫多這一個城市的多元,也展現加拿大這一個國家的包容。
那是我第一次體驗什麼是多元文化。
二十幾年後的今天,檳城州政府要在世界遺產範圍內的幾條道路,馬來文之外,放幾個中文、爪夷文、淡米爾文、英文,竟然引來各方撻伐,連違反憲法、社會契約都用上了。
這個國家的許多人,尤其是政治人物,常年出國,看多見多,花的公費也多;但是,不長見聞,也沒開闊胸襟。
幾十年來,就封閉在一個小小的世界;救救他們吧!
2008年10月31日
作者簡介:
鄭丁賢——生于馬六甲。培風中學、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。
英國蘇格蘭史特格萊爾大學碩士。
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幾年,目前擔任星洲日報副總編輯。
他的作品得過多次新聞獎。
目前沒有更多圖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