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洲日報出版組20歲了!
為提供讀者更好的咨詢服務,
我們設立了網上書店,
發布出版組的最新活動、
新書介紹與特別促銷資訊,
歡迎大家常來瀏覽!
購物車
0 件
 
特價商品
 

新聞背後(售罄)
點圖放大

新聞背後(售罄)

作者: 劉鑑銓(編)
商品售價: RM15.00
庫存狀況: Out Of Stock
语言: 中文
版本: 2004年11月
开本: 148mm x 210mm/平裝/191頁
ISBN: 983-41438-8-5

購買數量: 加入購物車


簡介:

時代在進步,《星洲日報》當然不會固步自封,遂決定開自由媒體風氣之先,於2003年10月1日增設〈溝通平台〉。這不但是為了讓編輯們可向讀者闡明立場,同時也可讓讀者們自由表達、提供建議。我們相信,讀者們會因此而對《星洲日報》有更深一層的瞭解;而我們,也會更貼近讀者。

事實證明,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。〈溝通平台〉推出後,讀者們的反應比想像中還要熱烈。我們遂決定把部份文章結集成書,因為我們知道,這些新聞背後的小故事,其實是新聞報導與時事評論以外的──另一把聲音。

──劉鑑銓

報章的功能,就是穿透一座又一座的城牆,把世界帶到讀者面前。報章要擔當這個重要的角色,就必須和讀者有良性的溝通,建立互信的基礎。

這是《星洲日報》設立〈溝通平台〉專欄的宗旨。我們深深體會,如果報章和讀者之間,已經隔一道城牆,報章不瞭解讀者的需要,讀者不瞭解報章的路向,那報章又怎麼能夠扮演“穿牆者”的角色?

──星洲日報編輯室


目錄:

  • 輯一 新聞理念
  • 輯二 面對競爭
  • 輯三 讀者心聲
  • 輯四 新聞自由
  • 輯五 熱門話題


內文摘錄:

  • 記者與紅包 編輯室

    記者應不應該接受採訪對象或任何人士所給的具收買用意的紅包?對《星洲日報》同仁來說,這是毋庸討論的問題──不應該。

    套句話來形容記者與紅包之間的情形:“常在河邊走,哪有不濕鞋?”記者經常採訪高官商賈,不論是應邀或主動採訪,有關方面都設法和媒體及記者打好關係,希望記者對光彩的事多多著墨、不光彩的能不提就免提。

    偶爾他們會在採訪活動後,對記者“另外有賞”,或饋贈禮品、或給紅包。從記者職業道德角度來說,這類收買須謝絕;但如果只是一份小小的禮品,就社交禮貌來看,不接受顯得不近人情,記者常覺得左右為難。

    華人新年期間,長輩派紅包給後輩原是禮俗,但一些高官和商業機構也藉新年提供“紅包”給記者。這種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。

    照理,如果記者應邀採訪時接受一點招待,如午餐、茶點招待,或被饋贈行業性的小小紀念品,那是無可厚非。但如果已超越“不尋常”水平,過於貴重,我們認為,任何一個有良知和道德的記者都應該拒絕。

    但“拿人的手軟”是不爭的事,一家媒體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須靠全體員工的努力。媒體失去公信力,就等於一個人喪失人格。

    走筆至今,想起報界老前輩的一句話:“胸無志向請走另路,貪圖享樂勿入此門。”若把“享樂”兩字改成“紅包”,也無不可。

    2004.1.27

目前沒有更多圖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