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圖放大 |
|
簡介:
《花蹤文匯1》收錄了星洲日報首屆花蹤文學獎各組評審記錄和得獎作品,包括馬華小說、散文、新詩、報告文學和推薦獎的得獎作品。此外,讀者也可從《花蹤文匯1》中欣賞到首屆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、花蹤國際文藝營和花蹤系列講座的精彩畫頁。
目錄:
- 獻詞
- 馬華文學—報告文學、小說、散文、新詩
- 推薦獎—小說、散文、新詩
內文摘錄:
-
期望花蹤處處
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,在國內外作家的大力支持之下,取得了預期的效果,開創形勢,為文壇注入蓬勃的生機。
我們創設花蹤文學獎的目的,是為了盡一份回饋社會和傳承薪火的責任。因此,星洲日報全體同仁自始至終都把它當作頭等大事看待。工委會更是以謹慎虔敬的心情來執行這項重要工作。
我們從1990年6月2日開始征文。至截止之時,說收到的各類稿件數目如下:
1)報告文學:9
2)小說:86
3)散文:98
4)新詩:123
除了報告文學之外,所得到的反應與星馬一帶的其他文學獎相比,可說是熱烈的。
盡管報告文學在國外,包括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文壇上佔了重要的一席;但是在本地文壇卻是處於萌芽階段,很多寫作者都不熟悉這種文體,所以報告文學只征收到9份文稿;而且其中只有3份符合報告文學的規格。雖然如此,我們不會放棄這個獎項,第二屆花蹤文學獎將會繼續設報告文學獎。
報告文學與小說同是現代文學的主力,但卻比小說更富現實性、批判性,更能反映出時代的色彩、社會的脈動。鑒於此,我們把報告文學獎列為花蹤文學獎的第一個獎項,而且獎金和小說的一樣高。作為大眾傳媒,星洲日報希望藉此能在本地掀起報告文學的創作風氣。
文學獎能否辦好,評審作業是一個關鍵。我們要求評審達到公正、客觀且具發掘新秀之權威性的目標。所以我們在邀請初審、復審、決審委員時有考慮到他們的背景、流派和年齡,使評審結構盡量全面化、多元化,以期評審會更富代表性,更能廣納各方的文學意見。作品的遴選,原則上不限制主題和題材,以使得獎作品具全面性和多樣性,各種風格兼容并存。
為昭文學界的大信,決審過程全部透明化,會議記錄在報上公佈。本文集中收錄的得獎作品和會審記錄,很可以做為有興趣寫作的年輕人的借鑒和參考。
得獎作品的水平都相當高,尤其是推薦獎得獎人及散文和新詩組的一些優秀作品,更令評審委員感到意外的驚喜,以致擔任散文獎主評的淡瑩說:“以后海外華文文學發展的重鎮,必定是在馬來西亞這塊土地上。”
18位得獎者中,大多數是文壇新秀,這是令人興奮的事情。這些新秀,數年后很可能成為作家群中的主力軍。文化薪火就是這樣承傳的,一代接一代,繼往開來,不斷發展。
作為花蹤文學獎的承辦者,我們一方面為馬華文壇不斷有新人湧現而倍感欣喜;一方面期待馬華作家拿出更多、更好、內容更深刻的作品。
我們期盼“花蹤處處”。
劉鑒銓
花蹤文學獎工委會主席
目前沒有更多圖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