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洲日報出版組20歲了!
為提供讀者更好的咨詢服務,
我們設立了網上書店,
發布出版組的最新活動、
新書介紹與特別促銷資訊,
歡迎大家常來瀏覽!
購物車
0 件
 
特價商品
 

妙寫仁心
點圖放大

妙寫仁心

作者: 吳榮良、陳昌賜、吳學勤
商品售價: RM18.00
庫存狀況: 有庫存
语言: 中文
版本: 2008年8月
开本: 153mm x 209mm/平裝/117頁
ISBN: 978-983-3703-22-7

購買數量: 加入購物車


簡介:

3支筆和3顆心

“醫生,向後退一些,ok!”“醫生,看那邊,微微笑。”“醫生,你手拿聽診器,看上面。”……

6月28日星期六下午5時,光明禮堂來了3位醫生。平時在工作崗位上指揮若定,不是在“指點”病人,就是在指示醫護人員的他們,此刻為了拍攝配合本書出版的照片,罕見成為被指揮的對象,任由攝影記者指點他們擺出適合的姿勢,好讓鏡頭捕捉住他們最帥氣的一面。

只見他們專業如模特兒,面對鏡頭,一點也不扭捏,意志從容,不愧是見慣人間生老病死的醫生。

這3位醫生,分別是陳昌賜、吳榮良和吳學勤。他們仨年齡依序排下來,剛好每人相差一歲,大家在中學時代已經相識,都是鐘靈的優秀生。如今他們也同在《光明日報》的〈良醫〉版上寫專欄,一起出書,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。

吳榮良醫生的專欄《光明日報》讀者最熟悉,也是三人裡稿齡最久和交稿最勤的一位,是以本書收集了最多他的文章。他的文筆平易近人,他對寫作的毅力和對中文的喜愛,跟很多寫作人比起來一點不遑多讓。吳學勤醫生文筆細膩,鋪排有序,文章的結尾常常峰迴路轉,讓人意想不到,他不斷從慚愧心中學習做人做醫生,謙虛而認真。陳昌賜醫生在《光明日報》寫專欄的時日最短,也是三位醫生裡老讓老編等他的稿等到頸變長的一位。他很細心,每次做訪問都會把訪問資料寫好,專欄選材也別出心裁,常常有神來之筆。可惜他太忙,沒有辦法多寫一點。

他們3位不僅懂得手操手術刀,精通醫理,一旦拿起筆,也可以化醫理為道理,把行醫的心情、感悟,化為文字,在字裡行間與讀者分享健康生活的心得。

3個醫生的3支妙筆,促成這本《妙寫仁心》。這些文字,讓讀者看到不僅一個,不止兩個,而是三個醫生除了“妙手”以外,不僅一顆,不止兩顆。而是三顆難能可貴的仁心。

周佑益——光明日報良醫主編

 

目錄:

  • 吳榮良醫生——雙耳之間
  • 陳昌賜醫生——觀心集
  • 吳學勤醫生——醫者慚愧心

 

內文摘錄:

以人為本   

不是每一個商人都”向錢看齊“,至少我認識的他例外。

他是一個專賣醫藥器具和配備的商人。他沒有把金錢視為最大或最終的目標,反而是”以人為本“作出發點。

他提供我所服務的醫院一種心臟冠狀動脈疏通術所應同的支架(stent)。別小覷這些小小的支架,每支費用介於3000至7000令吉(胥視支架的種類)。有時一些面對經濟問題的病人需要援助,通常他都會爽快地答應減價,或完全免費為這些病人提供支架。他慷慨助人的行為讓我感動不已。

我不知道自己特別同情罹患痙攣病人的原因,自數年前一個痙攣組織向我求助後,我每年定會捐款給他們。在和他一次閒聊中,他不經意向我透露他的另一個善舉。我問他是否受宗教影響,他給了我一個頗意想不到的答案:”我是無神論者。我只想取自社會,用之社會,盡量貢獻,如此而已!“

他身上散發著”千金散盡還復來“的豪氣。從商對他不只是賺錢,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金錢去締造一個完美的人生。

從商的他既然能”以人為本“,從醫的我更應該見賢思齊,”以人為本“來行醫。

——吳榮良醫生

 

最後的路程

“陳醫生,我媽媽一星期前昏迷不醒,我們全家人以為她將過世,正要舉杯歡慶,想不到2天後她又自動清醒。”那老病人也接口道:“已看到黑暗一片,突然一片光亮,以為去了極樂世界,但一張眼還躺在床上,真糟!”

我每次見到病人母女,總是感到欣悅。老病人周身病痛,骨頭一根根斷掉,心臟越來越衰弱,但對死亡總是那麼無懼,甚至等不及要面對。

雖說年事已高,死亡可能是一種解脫,難得女兒也如此態度,看得開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線,彷彿人一出世就是終有一日會死,但此刻來臨時,到底世上幾人會準備好了呢?

可以輕易接觸到死人或是將死之人,除了棺材佬外,恐怕非我們這職業的人莫屬。

曾看過不想死卻死於非命,不應死卻枉死,不該死卻自尋死,想早點死卻天天受罪死不得,早該死卻偏偏想延長生命者。能夠樂觀、欣悅的等死之人,通常都是自覺生命活得圓滿無遺憾或道行極高的修行者才能做到。

韓國電車出事,電門緊鎖,乘客不能出去,煙霧蔓延,氧氣逐漸減少。乘客開始神智不清時,都知他們將死亡。有者打短訊給配偶,有者在紙張寫遺屬,有者大哭,有者跪地求神。生命就只剩這10分鐘時,我常常問我自己,我到底會做什麼?我準備好了嗎?

“醫生,你幾時才讓我死?”這位可敬的老病人問。我微微一笑,答道:“當你認為是時候吧!”每次見到她,總覺得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了。但每次見到她時,我總自問是否準備好了?

——陳昌賜醫生

 

跟自己過不去?

醫生搶救生命,天經地義。但是往往所面對的,卻是已長年累月敗壞,疾病已極頑重者。因此,有識之士大力提倡及落實預防醫療。

腎科醫師在面對末期腎臟衰歇病人的種種問題時,也不應該忽略預防腎臟病。

曾有人問我,這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?若腎臟病人少了,腎臟醫師的收入也跟著少了!這番見解,讓我驚訝、心疚。

醫師的天職是守護生命。我相信醫師只需用心投入工作,自會得到合理的世俗物質回報,不可本末倒置。

在個人修行層面上,亦是如此。有正信宗教情操的,不忍世間困難,盡心盡力拔苦於樂。菩薩所緣,緣古眾生,立足點是慈悲。若誤解為慶幸世間有苦難,以便自個兒可以高姿態當施者、積功德,則是誤入歧途。尤有甚者,刻意利用困難為悲情手段,愚惑大眾,以滿足自我私小的慾望,則離道遠矣!

要守好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實在不容易,行醫路上,願我能更用心。共勉之!

——吳學勤醫生

目前沒有更多圖片。
標籤: 妙寫仁心,